• 智博1919





  • EN
   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 武汉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壮大发展底盘
    武汉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壮大发展底盘
    • 来源:长江日报
    • 2024-02-05
    • 分享至:

    去年 ,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.6%。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.8% ,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6.3%,武汉工业“硬度”十足 ,扛起武汉跨过“2万亿”,正是一批体量大 、结构优、带动性强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项目挑起了“大梁”。


    今年是武汉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战略的关键一年 。开年就开工、开工就实干。一季度 ,武汉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的“加速器”,全力保障新开项目开局即起势,在建项目早日建成 ,已建项目高效生产,坚定不移壮大工业底盘提升产业质效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集聚强劲动能。


    开局即起势,优势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“满弦”开工

    20240205JZDT01.jpg

    长飞公司有力推动我国光学和半导体行业高端材料发展 。


    在东湖高新区,新开工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坐落于光谷科学岛,计划总投资200亿元,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建设,预计2025年7月投产 。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年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及外延、6100万个功率器件模块。


    在武汉经开区,英特模科技投资建设武汉汽车研发测试设备生产及研发测试基地。苏州英特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整车、发动机、变速箱 、电动汽车“三电”部件、动力总成及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。该基地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,为武汉及周边客户提供汽车动力类高端研发测试服务。


    在江夏区,江夏智能制造产业基地(二 、三期)项目 ,总投资45亿元 。项目位于江夏经济开发区庙山产业园幸福二路与花山二路交叉口处,用地面积223.6亩,总建筑面积47.68万平方米。主要建设工业厂房、会议会展中心 、人才公寓和相应配套设施。项目建成后将打造区域产城融合示范区,大幅提升汤逊湖组团的科技企业孵化 、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 ,发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 。


    一季度,武汉将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,其中 ,10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10个以上。走进武汉工业项目建设现场,可见吊塔林立、机器轰鸣。


    武汉正在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,可以看到,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,正在通过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加快构建 。


    据了解,在228个我市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项目占比已超过半数。武汉正通过狠抓项目做强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,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。


    在建项目铆足干劲,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拉满进度条


    在东湖综保区,光迅科技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数据中心机房完成建设,标志着该基地进入建成投产前的最后冲刺阶段。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投用,将有千人入驻 ,开展高端光模块研发生产,助力企业成为全球光器件的研发先行者和先导企业。


    光迅科技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已接近7% ,位列全球第四 。在湖北省第二批5G工厂名单中,光迅科技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项目榜上有名  。


    一批在建项目铆足干劲。武汉牢牢扭住重大工业项目 、重大增长点,不断积蓄上行动能。如武汉首个大型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——中创新航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边投产边建设,以销定产,一期产能快速爬升 。中创新航等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加快投产达产,这一行业所在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去年前三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。


    在蔡甸经济开发区智能家居园区已形成欧派、敏华、格力 、万居隆(德国迪莫)、安博力等10家头部智能家居家电制造企业集聚 。其中,敏华智能家居(武汉)有限公司是敏华公司在华中地区的总部基地,工地上正在加速建设 ,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,主营智能沙发 、智能床垫 、定制家居等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制造、销售等。项目全面建成后,年产值可达60亿元。


    在建项目基地上,施工人员忙碌作业 ,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,催人奋进、热潮涌动的场面构成了干劲“满格”的项目建设新图景。


    据了解,目前全市有长飞半导体 、中创新航等89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正在建设 。博雷顿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等669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。


    已投项目高效生产,新老并举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


    在江夏,大型央企中能建集团旗下中储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户当地,从初次接洽到成功签约仅用1个月 ,从租赁厂房到投产只用了3个月 。


    同在江夏 ,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自去年开园后已投用。江夏区服务专员回忆,彼时 ,为了推动海康威视快速投产 ,江夏辟出过渡生产厂房,从设计 、改装到交付仅耗时3个月,纸坊基地33万平方米厂房7个月建成封顶,保障了企业交付即投产 。那边厢临时租用,这边厢加快建设,最终实现园区如期开园,企业在汉“安家”。


    一个个已投项目高效投产投用,接续不断。就在上月,吉盛微公司武汉碳化硅制造基地在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正式投产 。去年2月 ,在上海举行的2023武汉招商引资推介大会上,盛吉盛半导体武汉碳化硅项目签约落地武汉经开区,总投资约15亿元。当年3月 ,吉盛微(武汉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经开区注册成立,6月启动生产线设计施工 ,8月入驻试生产 ,项目当年签约、当年落地、当年投产 。


    坚持新老并举 ,让传统产业“老树发新枝” 。武汉构筑制造强市新优势,大力提升传统产业。以链主项目推动钢铁、石化、纺织服装等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 。同时,今年还将滚动实施600个以上工业重点技改项目 ,深入推进“未来工厂”四级梯队建设 ,打造100条数字化产线、20个智能示范车间(项目) 、10家标杆智能工厂,力争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。





  • XML地图